「内容提要」死刑的存、废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争议较大。我国现阶段仍然保留死刑,并是执行死刑最多的国家。有学者认为废除死刑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提出应当废除死刑。本文从国际和我国的现状出发以及我国和外国死刑制度的沿革,结合意大利著名学者贝卡里亚的观点,认为 「内容提要」死刑的存、废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争议较大。我国现阶段仍然保留死刑,并是执行死刑最多的国家。有学者认为废除死刑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提出应当废除死刑。本文从国际和我国的现状出发以及我国和外国死刑制度的沿革,结合意大利著名学者贝卡里亚的观点,认为应当限制和减少死刑,但要对情节严重的犯罪保留死刑。 「正文」 一、世界与中国的死刑现状 关于死刑的存与废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已经争论了200余年。1764年意大利著名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贝卡里亚提出废止死刑的见解以后,人们从尊重生存权和天赋人权的角度,对是否废止死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论证。由于死刑是一个古老而又被视为最具威慑力的刑罚,因此人们对死刑存与废的观点产生重大分歧,始终未能得出一个统一的认识。 1966年,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第6条规定,不得任意剥夺人的生命,并强调未废除死刑的国家只能对犯有“最严重罪行”的人判处死刑。1989年,联合国又通过了《联合国废除死刑公约》(第二选择议定书),要求每一个缔约国应采取一切措施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废除实行。就世界范围的情况来看,目前全世界已有111个国家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除了死刑,其中包括欧盟各国和我国的香港、澳门地区。自1990年起,平均每年有3个国家废除死刑。在发达国家中仍执行死刑的现在仅剩美、日两国。 在仍然执行死刑的国家中,很大一部分国家仅对谋杀罪等几个特别严重的罪名规定死刑,美国保留死刑的州,仅将死刑适用对象局限于谋杀罪中最严重的罪行——一级谋杀。对大多数恶性案件实行终身刑或者15、2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我国是世界上执行死刑最多的国家,每年处决的犯人数量超过全球其他国家总和。从 1979年的第一部刑法典到1997年刑法修订,我国死刑立法没有减少反而扩大到一些非暴力的经济和财产案件中。我国刑法在42个条文中规定了69个死刑罪名,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规定死刑最多的国家。 二、我国和外国死刑制度的沿革 我国是一个死刑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是一个死刑行刑方式多又残酷的国家。据《尚书·皋陶漠》记载,五帝时共有“有邦”、“一日”、“二日”、“兢兢”、“业业”等五种死刑。“有邦”即用火将犯人烤熟以供人食之。“一日” 为将犯人绑缚在十字架上砍下头和四肢。“二日”即把犯人捆绑在十字架上任其死去。“兢兢”则是用矛刺刻犯人之喉致死。“业业”则是削碎犯人全身的肌肉。《淮南子·真训》记载:“夏桀殷纣,燔生人,辜谏者,为炮烙,铸金柱,剖贤人之心,析才士之胫,醢鬼侯之女,菹梅伯之骸”,“刳谏者,剔孕妇,攘天下,虐百姓”,其残酷程度令人不忍卒读。到了汉唐盛世,死刑大有减轻。根据《九朝律考》,汉朝死刑刑名有三,为枭首、腰斩和弃市。到《唐律》,死刑刑名减为两种,为绞、斩。而且“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从主体上限制死刑的适用。据史籍记载,唐朝贞观四年,断死罪29人,开元二十五年,断死罪58 人。虽然死刑制度在宋、元、明时代时有反复,但自清末《大清新刑律》后,死刑就变为枪决一种,且均规定执行死刑必须秘密进行而不能示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我国“不废除死刑,但要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比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我国在死刑制度的轻缓化方面又有了大的进步。到目前为止,我国坚持不废除死刑,其中还浸透着毛泽东的法律思想。对于死刑问题,1951年毛泽东在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送审的会议决议中专有批示:“对于罪大恶极民愤甚深非杀不足以平民愤者必须处死,以平民愤。”又批示道:“对于没有血债、民愤不大和虽然严重地损害国家利益但尚未达到最严重的程度,而又罪该处死者,应当采取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强迫劳动,以观后效的政策。”从此,在中国产生了“死缓”的刑事政策。1979年全国人大通过的我国现行刑法,将毛泽东关于“死缓”的法律思想,落实为由刑事政策提升为刑罚制度。 6 |
12-23
2020死刑复核是人民法院在复核死刑案件时遵循的一种特殊审判程序。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235条,只有最高人民法院有权对死刑进行审查。 律师参与死刑复核程序; 对于认定被告人死刑有误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在对被告人进行死刑复核时,接受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10-08
2021我国刑罚中有死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必须按照刑法的规定作出判决,但死刑是最严重的刑罚,必须谨慎。而且在执法过程中,怕各地执行标准不同,死刑要复核。死刑复核程序执行多久? 一、死刑复核程序执行多久? 现行刑诉法并没有规定死刑复核程序的期限,有...
11-05
2019死刑复核程序一案一送,是指由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案件,必须向最高人民法院移送,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复核。 死刑复核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查核准所遵循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是刑法所规定的诸刑种中最严厉的一...
11-05
2019一、什么是死刑 死刑,依据法律相关规定,是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剥夺一个犯人生命的刑罚,是最古老也是最严厉的刑罚。 死刑对罪大恶极、严重危害他人和社会安全的犯罪分子予以处决,在严惩犯罪者、威慑和教育有犯罪企图者,安抚受害者遗族、保护公...
11-05
2019张扣扣被执行死刑,死刑复核程序是怎样的 首先死刑复核程序是关于死刑是否成立的最后一道程序,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核准,《刑事诉讼法》第四章相关规定有: 第二百四十七条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
11-05
2019申请刑事复核怎么写 XX市公安局: 我们控告XX刘XX有限公司(假企业、黑企业)及刘XX、成长清等主体,涉嫌《刑法》第224条,构成合同诈骗等犯罪的行为,曾向XXXX公安分局报警等投诉,有XX公安分局的《复议决定书》维持《不予立案通知书》的。现根据《公...
11-05
2019死刑直接剥夺犯罪分子生命,呈现出不可逆性特点。同时,死刑复核是最高人民法院对死刑案件应遵守的审判程序,对防止死刑滥用发挥着重要作用。最新颁布的《刑事诉讼法》,在死刑程序控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从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减少死刑适用的...
11-06
2019死刑复核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查核准所遵循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是刑法所规定的诸刑种中最严厉的一种,称为极刑。中国法律一方面把死刑作为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又强调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
05-22
2021引言:死刑为何能在中国现阶段成为一个问题 最近几年,死刑问题正日益成为中国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算,至今已逾50余年,为何死刑问题直到最近才成为公开讨论甚至热烈争鸣的话题呢?死刑问题又何以能在现在成为此类话题呢?我认为至少可...
05-21
2021民国死刑的执行方式 2种 1.砍头,将死刑犯押到刑场(多为荒郊野地),行刑时死刑犯采取跪姿,由刽子手用大刀(又称鬼头刀)将犯人的头砍下,犯人头颅通常悬挂于城门的高处(小木笼子里),尸体由家属领回,自行掩埋。 2.枪毙,将死刑犯押到刑场(多为荒郊野...
05-20
2021在历经5年来的北京一中院一审 死刑 、北京高院 二审 发回重审、北京一中院一审再判死刑、北京高院二审维持死刑判决、以及最高院 死刑复核 程序核准死刑等程序后,有着中国证券界死刑第一人之称的杨彦明,今年12月8日上午被执行死刑。 从1998年6月至2003年8月...
05-19
2021本报北京11月26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该院复核的两起拐卖儿童犯罪 死刑 案件,这两起案件的 主犯 胡明华、苏宾得已于当日上午被 执行 死刑。 据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王少南介绍,今年1到10月份,我国法院共审结拐卖儿童犯罪...
05-18
2021据新华社电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执行 死刑 的命令,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于11月24日对三鹿刑事犯罪案犯张玉军、耿金平执行死刑。 河北省石家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1月21日作出刑事判决,认定被告人张玉军犯以危险方法 危害公共安全罪 ,判处死刑, 剥夺政治权...
05-17
2021死刑 历经一审、 二审 ,走到枪下留人的最后一关时,死刑复核律师却遭遇了代理死刑案件以来的最大尴尬:死刑复核程序中,相关法律对律师权利并未作出具体规定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杨明 | 北京报道 换了一家乐天使fun88下载后,张宇鹏再没接过死刑复...
05-16
2021中国法学会 刑事诉讼法 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11月2日上午在山东济南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熊选国出席并作专题演讲。熊选国强调,在刑事审判工作中,要严把 死刑 案件证据关,确保把死刑案件办成铁案。 熊选国指出,人民法院改革和完善刑事证据制度必须采取...
05-15
20219月30日,湖南省高院受理二审的中国住房公积金第一案审理完结, 主犯 湖南省郴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原主任李树彪以及另外8名同案人员,以贪污罪和 挪用公款罪 被分别判处刑罚,主犯李树彪被判处 死刑 。 http://news.mylegist.com:80/18/2009-10-03/58900....
免责申明:
1、文章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2、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参考。涉及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3.了解更多详情请点击咨询按钮进行在线咨询。